公司使命愿景
企業就是為了保障員工而存在的,經營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“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?!?。而且,我還覺得應該“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,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。
不管在什么情況下,公司首先都應該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。
一、公司的擴大就是利他行的擴大
大家在成為經營者的那一刻起,就應該知道必須照顧好自己的員工,所以我們的企業才能保持和諧的氛圍,經營才能順利。實際上,這已經變成了企業存在的前提條件。
反之,如果能睜開利他之眼,視野就能不斷擴展。心態改變,人生觀就會改變,命運也同時會發生改變,而且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會改變。
心態改變,人生觀就會改變。
所謂利他之心,就是能將別人的歡樂視為自己的歡樂的心靈??吹絼e人成功,能從內心覺得“真好啊”。
公司的存在,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,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,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。這才是公司的使命,這才是企業經營的意義。
公司的存在,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。
于是,確定了公司的使命: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。
二、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之事
公司首先就是為了在其中工作的員工而存在的。
企業經營的目的,就是實現全體員工的幸福。這是企業經營中最為根本的利他精神之所在,用這樣的理念去經營企業,就能與員工產生共鳴,獲得他們的認同,他們就會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協助。
講到“利他之心”時,如果一下子上升到“為了國家”“為了社會”等宏偉高尚的理念,那么從公司一般員工的角度來看,那就成了與自己無關的。
三、利他的行為會讓自己受益
抱利他之心,行利他之事,命運自然就會好轉。宇宙中儼然存在這樣的因果法則。
這個法則還可以用下面的語言來描述。
宇宙中吹拂著利他之風。只要揚起巨大的風帆,借助這陣利他之風,人生之舟就能駛入美好的命運的潮流,就能被導向幸福的方向。
這時,接受這陣風的風帆就是利他之心。用親切的關愛之心做事,人就能充分借到利他之風,人生之舟就能動力十足,朝著幸福和成功前進。
四、人才培養戰略
經營者自己必須站在最前頭,以身作則,拼命工作。
特別是中小企業,可以依靠的人不多,領導者更要率先垂范,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。這是引導企業成長發展的必要條件。
為此,企業家在一線臨陣指揮,以身作則非常重要。領導人應一馬當先,率先垂范,呼喊著“跟我沖”,只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。
如果企業的經營者想要培養優秀的員工,就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要求,這才是真正的“大善”。
小型企業,經營者就只需按照上令下達的方式,直接向下屬做出指示:今年公司的經營方針是這樣的,必須具體依照這種方式予以執行。
試圖讓手下那些缺乏才識的員工直接擔負經營責任、指派具體的目標數值,并予以壓力、要求發揮其自身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做法,只會讓這些員工深感責任的壓力,備受煎熬。
因此,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經營者就有必要與員工一道,攜手制定企業的經營方針。
經營者需要與眾人共同推動企業的各項活動,并且還要能夠以下面這種姿態向自己的下屬員工們表示:“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共同承擔公司的經營活動。我指定你來擔任這個部門的負責人,同時我也會向你提供所需的幫助,一旦有任何問題,只管來告訴我?!?/span>
五、思考戰略,是拓展格局的最好方法
企業和事業超不出一把手的器量的大小,即格局、規模的大小。那么,器量又是什么呢?
所謂器量,即自身的心智、哲學、思維方式和人格。以這樣的心智和人格為基石,不斷進行演練,想法設法制定企業的戰略。
因此,無論多么微小的事情,只要不斷演練、在實際操作中每取得一次成功,器量就會變大一些。
器量不斷變大,公司的業績也不斷提升了。所以,如果器量不繼續變大,公司便會止步不前。
六、心不喚物物不至
事情的結果由心中如何描繪而定。
如果心里總是思考“如論如何都要成功”,那就一定能夠成功;“可能不行,也許會失敗”,這種想法占據心靈時就會失敗。
心里沒有呼喚過的東西,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,現在自己周圍發生的所有現象都不過是自己心靈的反映。
生命就是一場解決問題的旅程,你要相信自己能夠完成答卷,給出獨一無二的答案,如此,你的人生才會充實而富足。